近日有记者在采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时问到: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新华网9月12日) `m;mu9bz
2V.0z/|
杨教授所描述的这个境况,给我的感觉既熟悉又亲切: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不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图景吗?就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产品按需分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将其简洁地归结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N[)FvyRir
R!w`16c
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来看,退休年龄提前是一种必然。自古以来,中国人年事已高都有“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愿望,甚至有的到了“乞骸骨”的地步而不可得。所以,一个社会越文明,人们依靠劳动换取报酬的时间应该越来越短,相应地,人们享受生活的时间应该越来越长。当然,实现这个美好愿望,前提是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积极向上,寿命普遍延长。因此,一个人到50岁的时候,他不但是衣食无忧的,并且医疗、住房、子女教育问题因完全由社会承担而没有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个体有选择如何享受生活的自由。 5`(i
nf98|
*Yle_Mo?M~
那么,人们退休之后如何享受生活呢?杨教授所给出的两个具体途径——去养老院当义务园丁和服务员,笔者认为这只是打了个比方。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总之,就是人们从生产企业退休之后,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客观来讲,50岁离开工作岗位,不再参加社会劳动,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很科学,也很人性化的。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工人的新陈代谢,让年轻人有事做,让中老年人从繁重的劳动之中解脱出来。 =ZR SH=N
]9)PM<k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享受50岁以后的生活了。根据社会的进步程度,退休之后人们可以选择去健身,去创作,去写书,甚至去环游世界,总之不再为生计操心。相比之下,继续学习新东西,接受相关培训,发挥壮年人的优势,在生态良好的环境之中为社会和他人,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提供一些服务性的帮助,却是一种不错的、很有意义的选择。因为在这个文明社会,将来人人都会享受这样的帮助。 -njK#[rxO<
<LdnYAr1
至于15年之后的“养老金”,可以视为一种生活上的保证:既然社会能够完全承担人们晚年生活所需费用,使得所有社会人——不仅仅是工人,还包括农民等所有社会群体,足以支持人们的生命延续到65岁之后,乃至百岁高龄都不算稀奇,这笔退休金则足以表明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人们可以健健康康地生活,领取4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养老金。 bzs(7CX
bx!|Wy<
实现这样的梦想,其实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是社会能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衣食无忧,解甲归田倒也未尝不可,我们期待着这样一种生活图景早日到来。 L=;^,F[
-<bn`8BQ
Q"3(z{
7: QF$=
Y_L
=?Q
|
一共有 17 条评论
文明进步,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