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再把这个理论进行丰富和延伸,就会发现木桶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木板的长度,而且还取决于桶壁、桶底的坚实度,这个理论对我们抓好安全工作,启示也很大。 n #$$>\=o
DK&N"0 Q
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总是由许多要素构成,正如一只木桶是由底板、桶箍和若干块木板组成一样。要想使安全管理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佳值而又不漏水,就必须优化“木桶”的整体结构。 3&V-j'
K}?@kX
坚实“底板”。“木桶”的底可以比做一个单位的决策领导层,其职能就是使“底板”能够牢固地支撑起整桶水。首先,材料必须符合标准。就是各级领导必须强化安全思想,有强烈的职责意识,把“保底工程”中的“底”夯实。其次,底板要有所需要的厚度。就是各级领导必须具备抓安全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掌握安全防事故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再次,底板要有所需要的面积。各级领导抓安全管理还必须要有安全体系、安全制度、安全机制作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整个“木桶”存水的需要。 加长“短板”。我们可以把木桶的木板视为人员、车辆、装备、安全设施、环境等要素。同样,这些要素也有“长”有“短”。要确保单位安全发展,各级领导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长,从而使安全管理这个“木桶”的各个木板长短相当。一方面,要明识“长短”。各级要力戒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对安全管理的诸要素及时周密统筹分析,全面把握,切实找准影响制约安全发展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发现“短板”后,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剖析根源,制定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整治。属人员方面的问题,要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组织防范技能培训,强化整体素质;属装备设施方面的问题,要科学论证,认真检查,全面维修,排除故障。 ?TJDf|_@q
x$U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