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儿子在南京吃碗馄饨后走丢,父亲锲而不舍寻子19年、后终获知儿子已被美国家庭收养的苏州李绪文的故事吗?昨日,本报记者从李绪文的委托人邓鹏处获知最新消息:走丢的孩子李祥已与李绪文一家取得联系,并已于近期从美国飞回苏州与父母相认! 本报记者 马燕 刘璞 Q T\\*F
Jc[r|8
■最终确认 k]UQBRpsUC
lKK#rF4
李祥仍记得父亲小名,母亲还记得李祥手掌伤痕 E\u<T (A
c"-{7fP.5
6月28日,本报报道了李绪文寻子一事在当时的最新进展:李绪文一家收到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收养中心)的回函,确认他们要找的李祥已被美国家庭收养,目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这也是李绪文和李祥可能存在的父子关系第一次获官方认可。而在那以后,这对父子如何进一步确认,又如何相见,成了大洋彼岸双方共同焦急解决的问题。 Z8:m.UOG+-
=M^hBGx9
邓鹏告诉记者,大概在8月份,李祥刚刚从排名在全美比较靠前的纽约州一所大学的MBA毕业,还没找工作,比较有空余时间,因此,他本人也很希望了解正在寻找自己的李绪文到底是不是亲生父亲。因此,他通过在北京一个慈善机构的华人朋友张女士帮助,提出能否通过DNA鉴定,或者李绪文夫妇能提供一些他身体上的独特特征来确认。 <lr>Ax.u
YEU _
“一开始,李绪文回忆起李祥小时候在农村平顶屋上晒煤球时摔过一跤,眉毛上有个疤。这一点对上了。”邓鹏介绍。不过,光有疤还不够明显,还有没有更独特更唯一的生理特征?这时,李祥的妈妈付桂花想起来,李祥得过厌食症,根据中医的治疗曾在他大拇指处割开一个小口,然后像刮痧一样治疗,再将伤口缝合起来。因此,这个地方会有个伤痕。而正是这非常精准的生理特征,让远在美国的李祥确认无疑。 .%.?eF)p
g
IRD3%cZ+0
确认此消息时,张女士已到了苏州李绪文家。她随即就赶紧跟李祥通了电话。多年在美国生活的李祥,已几乎全忘了中文,但通这个电话时,他记起来,爸爸的小名叫“李运动”,而这正是户口簿上李绪文的曾用名!一系列的细节已毋庸置疑,父子俩终于彻底相认了!两人甚至一个晚上没聊够,第二天一早李祥继续从美国主动打电话给父亲。 ;Y>
Sp/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