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4
成长导师制盘活传统师徒制
时代在变,师徒制的特点也在变。基层企业告诉我们师徒制的新走向 [/size] [size=5] [/color] [color=#0000ff]成长导师制盘活传统师徒制 [/size] [size=3]本报讯 1月8日,武昌南机务段新年度”首席职工”被张榜公布,最令人称赞的是上班才三年、年仅24岁的青工刘俊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水平被聘为首席制动钳工。青出于蓝得益于该段开展的青工成长导师制度,传统的“师带徒”机制正向多元化与多维化的成长导师制转变。 [/size] [size=3] 武昌南机务段一直有“师带徒”的优良传统,但近些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师带徒”活动说起来重要,但*作起来就有点随意了,找几对师徒签一个“师徒合同”,然后让这些签订合同的师徒们自由发展,到最后,“师带徒”活动流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尤其是近年来“80后”青工增多,这种随意性的“师带徒”对他们有害无益,等有些老职工陆续退休后,企业个别工种和岗位便出现了技术断层和一些绝技失传的现象。 [/size] [size=3] 该段新领导班子发现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弊病后,重新将“师带徒”活动提到了重要议程,及时修订了“师带徒”管理机制,根据青工成长个性化需要,推出新青工成长导师制度,出台了《成长导师实施细则》、《成长导师考核细则》和《成长导师活动记录本》等,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